
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展以来,文化路街道紧盯“创文明城、育文明人”的工作目标,以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提能级、增质效,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探索形成了“以文兴业、以文化人”的文明城市创建新路径。
文化路街道聚焦创建为民、创建靠民、创建惠民这一核心宗旨,聚力打造高标准便民街区。一是提升便民服务质量。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印发“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公示办理流程,限期落实反馈处理结果,着力打造便民、快捷、高效的政务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卫健、民政、劳保、就业等民生实事落地见效。今年以来,累计办理生育服务证307个,申报城镇奖扶6945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1584人,帮助1461人实现就业再就业,对2323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意识和创业知识培训。二是完善数字化治理模式。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城市治理突出问题出发,探索网格、综治、应急、城管融合建设,探索构建“一网管全域”的管理模式数字化试点单位。农科院社区3145户、6859人已全部录入“数智金水”平台,初步实现网格管理智能化、应急指挥可视化、案件分析精细化三大目标。三是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文明实践站为载体,整合调动志愿者、单位、学校、企业等各方力量,成立了理论宣讲、文化服务、卫生健康、科教科普、法律服务等15支志愿服务队,拥有固定志愿者1200余人。截至目前,累计开展形势政策宣讲、国防科技教育、道德模范评选等活动6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