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逢寒暑假期间,孩子们的看护与教育问题便成为众多家庭的困扰。为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号召,金水区结合各社区实际,将解决儿童课后及假期“看护难、教育难”问题作为“关爱儿童成长”的具体行动,创新推出了“睦邻乐童”小学堂项目,旨在为社区儿童提供一个安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学习成长环境。
一、创新举措
(一)“四悦”教育模式。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儿童多样化的成长需求,金水区精心设计了“四悦”教育模式。“悦读启智”:志愿者们根据儿童的年龄与兴趣,精选图书,开展阅读分享会,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与想象力。“悦动身心”:定期组织丰富多彩的室内活动与户外游戏,如手作风铃、奇妙月球灯、趣味钻圈圈、能量传递赛等,让孩子们在制作中锻炼动手能力,在游戏中强健体魄,培养团队精神。“悦学新知”:邀请各行业专业人士开展各类知识拓展课程,如辖区学校高级教师组织公益讲堂、辖区派出所民警讲解如何防范陌生人搭讪等、到红十字急救培训站学习自救他救知识等,为孩子们带来生动有趣的科普讲座与新奇体验,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也能够学习各方面知识。“悦享成长”:定期举办成长沙龙,邀请心理咨询师与家庭教育专家,为家长与孩子提供沟通技巧与情绪管理的指导,促进家庭和谐与儿童心理健康。
(二)“1+N”志愿服务体系。为了让“睦邻乐童”小学堂成为孩子们的快乐天地,金水区坚持党建引领,创新实施了“1+N”志愿服务体系,即由1名党员志愿者带领N名社区居民、大学生、退休教师等,共同参与到小学堂的日常运营与活动策划中。这一体系不仅壮大了志愿服务队伍,还确保了活动的多样性与专业性,让小学堂成为孩子们成长的乐园。
(三)“教育”向“陪伴”延伸。好事“精”办,一把钥匙开多把锁。为了将“睦邻乐童”小学堂打造成孩子们的“温馨港湾”,金水区在服务上进行了升级,在提供知识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情感陪伴与心灵成长。志愿者们不仅关注孩子们的学习进步,更关心他们的情绪变化与心理需求,通过一对一谈心、小组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到来自社区的关爱与温暖,构建了一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成长环境。
二、取得成效
(一)快乐成长,陪伴同行。“睦邻乐童”小学堂项目是金水区构建社区儿童关爱体系的重要举措。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陪伴中成长,有效缓解了双职工家庭的后顾之忧,增强了辖区居民的凝聚力与归属感。这一项目不仅温暖了孩子们的心,也激发了基层治理的新活力,从“小切口”入手解决了“大问题”,让“关爱”服务不断“升温”,真正将服务触角延伸到了居民身边,提升了社区服务的精准度与满意度。
(二)多方协同,助力成长。为了确保“睦邻乐童”小学堂的可持续运营,金水区积极寻求多方合作,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一方面,与辖区内的学校、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优质教育资源;另一方面,通过项目资金、共建单位支持、社会捐赠等方式,为小学堂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同时,还推出了“积分兑换”制度,鼓励志愿者参与服务,实现了爱心与资源的“双向循环”,进一步夯实了长效运行的基石。
(三)创社区儿童教育品牌。提升居民幸福指数“睦邻乐童小学堂”创办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儿童为中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不断创新服务模式与内容。金水区将“童需”置顶,为破解儿童课后及假期“看护难、教育难”问题,按下了“加速键”。现如今,“睦邻乐童”已开展各类活动上百次,直接受益儿童达数千人次,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赞誉与好评。“睦邻乐童小学堂”项目正向全区有需要的社区推广,其“邻里和谐、儿童优先、教育共享”的理念正随着“红马甲们”的热情与奉献,传播得越来越远,逐步形成了一个“邻里友爱、儿童欢笑、教育共融”的幸福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