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标定位
(一)范围与期限
划范围为金水科教园区辖区,具体为西起中州大道,东至金水区界,南至连霍高速,北至贾鲁河以及郑州市北边界,面积约62.7平方千米。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9至2030年。其中,近期至2025年,远期至2030年。
(二)上位及相关规划
1、《郑州都市区总体规划(2012-2030年)》
在该规划中本次规划区是郑州都市区主城区北部拓展区的一部分,为区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空间上的支持,同时该规划明确本次规划区发展电子市场、创意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2、《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2017年修订)
在该规划中,规划区域位于总规中城市外围生态绿化环带上,对区域生态要求较高。按照空间管制要求,规划区域西部主要控制为限制建设区和城镇建设区,东部主要控制为禁止建设区。本次规划区位于中心城区南北向城市发展轴的北端,可作为城区向北部拓展的城市空间。结合产业布局要求,规划区可重点发展生态型产业,积极融入沿黄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
3、《金水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金水科教园区部分)
结合该规划相关内容,本次规划区内107辅道以西、机场以南区域内用地主要控制为城市建设用地,机场周边及以北区域主要控制为基本农田,107辅道以东、京港澳高速以西区域主要控制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农田和基本农田,京港澳高速以东区域用地主要控制为水域、村庄建设用地和基本农田,规划区内基本农田共约622公顷。
4、《郑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2015-2050)》
规划区内沿明理路、龙津路、慧城大道-杨金路分别布设有轨道交通1号线、6号线和20号线,线路总里程约19.7公里,线网密度约为0.34公里/平方公里,轨道交通站点7处,站点800米半径覆盖率23% 。远景年中心城区线网密度0.63公里/平方公里,800米半径车站覆盖人口和就业岗位达到各自总量的50%,
园区轨道线网密度及站点覆盖人口及就业岗位率低于中心城区的水平。
5、《郑州铁路枢纽总图规划(2016-2030年)》
该规划于2018年12月26日获得批复。
结合该规划相关内容,本次规划区内北侧沿大河路东延伸线北侧绿廊内布设有枢纽北环线,并在规划区东侧向南连接至岗李站,本次规划需对该条线路进行落实。
6、《郑东新区北部区域概念性总体规划(2014-2030年)》
在郑州市引领中原经济区快速发展的区域大背景下,结合外部发展条件和自身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打造“中原经济区创新服务核心,郑州都市区生态宜居精品区域”的战略目标,围绕“中原智慧核、郑州生态城”的核心目标,确定规划区的主体功能定位为生态智慧新都,空间结构为“金轴智环,环环相扣,多元联动”的空间发展格局。
(三)现状特征
1、规划区区位优越,交通优势明显,可达性强;内部有多条河流和灌渠穿过,北临黄河、用地内部及周边有多条生态廊道,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2、城乡建设情况
2018年,郑州金水科教园区内城市建设用地面积1170.3公顷;村庄建设用地面积219.36公顷;区域交通设施用地182.54公顷,特殊用地268.92公顷。
郑州金水科教园区内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4428.51公顷,主要为农林用地和水域,农林用地面积2981.85公顷,水域面积1446.66公顷。
郑州金水科教园区城市建设主要开展的建设内容以道路基础设施、城中村改造、合村并城为主,城市建设刚刚起步,处于城市建设初期,各功能中心尚未形成,城市结构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规划思路:
1、立足生态优先,确定以生态定发展、以资源定人的规划思路。
2、保证机场运行,合理处理机场安全与城市的发展关系。
3、对接最新形势与区域格局,发挥规划区区位优势、沿黄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联合周边组团共同发展,全面提升金水科教园区在区域格局中的战略地位。
4、结合金水区产业发展要求,全面实现金水科教园区城市转型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创新能力的发展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及提升。
5、协调近远期规划,以空间留白应对未来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为城市的发展预留弹性空间。
(五)功能定位:
规划区是郑州市“北静”城市功能的重要承载地,须注重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规划区的功能定位为:智慧型创新产业园区、生态型城市精品区。
智慧型创新产业区——充分利用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区、自贸区等国家发展战略给规划区带来的发展机遇,将金水科教园区打造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创新产业基地、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策源地和河南省创新驱动发展先行区。打造智慧型新区,不仅是新兴产业、高端技术的聚集地,更应该用智慧的理念,让生活在城中的人能切身感受到城市发展带来的进步,使生活和生产和谐相融。
生态型城市精品区——规划区滨临沿黄生态走廊,生态条件优越。规划区的发展应践行生态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生活空间与生产空间协调发展,打造沿黄生态宜业宜居的样板区域。
(六)规划目标
注重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环境、经济、社会效益并举,城市发展目标为:生态友好的绿色城区、智慧创新的产业城区、幸福和谐的宜居城区。
二、统筹与布局
(一)人口规模
至2030年,规划区城市总人口规模约为45万人。
(二)产业布局规划
1、产业发展定位
本次总体规划按产业发展基础将规划区分为沿黄生态区域和城市功能区。
基于规划区区位优势、生态资源优势和文化优势,将沿黄生态区域产业定位为:以沿黄生态旅游、沿黄文化休闲、都市休闲农业、循环农业为主的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
将城市功能区产业定位为:结合智慧城市定位发展软件产业为主的信息技术产业、共享生态科技产业、信息安全产业、高技术服务业、商贸服务业和高端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区域性智慧创新型服务核心。
2、产业布局结构
以“一轴一心,多片共融”为产业发展骨架,综合考虑城市功能区各项产业协调发展,结合建设区域与沿黄生态区域不同的建设要求,形成联动互补的可持续发展格局。
“一轴”:即由郑州市中心城区,经郑东新区CBD和龙湖副CBD延续至本次规划区内的商务金轴,沿轴线两侧布置高端商务服务设施,形成精品服务业态共生的区域产业中心服务轴。
“多片”:结合上位规划、现状产业布局和资源条件,在沿黄片区规划沿黄生态农业区和沿黄生态游览区;在城市功能区规划科技研发产业园、共享生态科技产业园、信息安全产业园和科技创业孵化园共4个不同类型的园区。
“一心”:结合郑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城市建设核心板块发展要求,在科技研发产业园内规划一处智汇城核心区块。
三、城乡用地布局
(一)规划结构
规划区空间结构为:“两心、两轴、三廊、三组团”的空间发展格局。
“两心”——区域商务服务核心和区域级公共服务核心
在慧城大道和龙源路打造区域商务服务核心,形成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在慧城大道和鸿苑路交汇处规划文化、商业、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区域级公共服务核心。
“两轴”——区域功能发展轴和空间发展轴
以南北向主干路龙源路两侧商务用地为依托,规划以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为特色,打通规划区与龙湖的联系,形成区域功能发展轴;沿东西向主干路慧城大道形成联系各组团的空间发展轴线。
“三廊”——生态廊道
沿黄河打造生态文化景观带,作为都市区沿黄生态文化带的有机组成部分;沿贾鲁河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的规划两条生态廊道(城市通风廊道),控制各组团蔓延发展,奠定园区生态格局。
“三组团”——城市发展组团
通过贾鲁河生态廊道和京港澳高速公路生态廊道,将规划区分为三个城市发展组团,分别为杨金组团、祭城组团和黄庄组团,通过多条干道连接周边区域,协同发展。
(二)规划布局
在用地布局方面充分结合生态保护、基本农田、现状、机场及其服务设施安全防护要求等,对各类用地进行合理布局。
金水科教园区范围内总用地面积约6269.63公顷,其中建设用地约3796.68公顷(城市建设用地约为3066.38公顷),非建设用地规模约2472.95公顷。
(三)道路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范围内形成“三纵”形式的快速路网格局,分别为:中州大道、107辅道、大河路东延伸线。
规划将S312定位为:提升生态休闲及文化旅游的复合功能道路(定位以黄河生态带整体规划为准),具有一级公路兼具城市道路功能。
规划形成“两横四纵一半环”主干路网格局,其中,“两横”:慧城大道、鸿宝路;“四纵”:龙津路、龙源路、博学路、鸿苑路;“一半环”:明哲路—明政路—明理路。
快速路和主干道通过区域4处高速出入口与外围高速公路形成快速联系通道,满足区域内外的快速集疏运交通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