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监管】你知道吗?这些改变背后的“互联网+监管”
来源:本站  时间:2020-12-30 15:10
在浙江,“互联网+监管”就像一张无形的网。

这张网,网罗了海量监管大数据,描绘出一幅幅“全景画像”,让企业生产经营行为晒在阳光下。

这张网,汇集了云计算、AI、IoT等前沿技术,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实现了市场的去沙存金、公平公正。

这张网,打通了全省各级监管职能部门的“任督二脉”,让政府监管更高效、更规范、更精准、更智能,保障了企业生产、人民生活的有序运行。

在浙江,你可能不知道“互联网+监管”,但你一定能感受到TA带来的改变——


进一次门,查多件事,让企业受扰最少

“以前,都是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分开来检查,可能会影响正常的经营。但现在‘综合查一次’,对我们来说省事多了。”在湖州市南浔区,一名企业负责人对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联合区卫生健康局、区消防救援大队开展的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工作表示颇为满意。“虽然查出店里一些问题需要整改,但是现在检查‘一步到位’了,还是很不错的!”

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打通了行政执法监管系统和浙江省统一投诉举报平台、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基层治理四平台、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等,打破了区域和部门壁垒,实现监管执法“一网通管”“一网协同”,是目前全国唯一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贯通和执法部门全覆盖的执法系统,并率先完成和国家系统的对接。今年以来,全省共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超过2万户次,减少对企业干扰3.5万余户次。


让监管规范化真正落到实处

前不久,义乌市生态环境分局执法人员收到“浙政钉·掌上执法”推送到手机上的一条指令:对该10家燃煤锅炉生产企业开展检查。执法人员立刻前往相关企业现场,按照手机上“掌上执法”系统的表单,逐项对照检查,对存在异常的事项,通过拍照上传,现场蓝牙打印,由监管对象和执法人员分别签名确认,完成了一次检查。“一部手机全部搞定,执法过程标准化、电子化,高效又规范。”

为提升执法监管的标准化、规范化,浙江在全国率先实施监管事项清单管理制度,目前已梳理出38个执法领域执法监管事项共计6558个,监管内容36637项,基本实现清单以外无执法。

同时,依托全国首个统一推广的移动执法系统——“浙政钉·掌上执法”,全省11.32万名基层执法人员卸下了沉甸甸的公文包和各种检查表单,通过“掌上执法”移动端接受任务,对照表单实施精准检查,需要多部门协同检查的一次上门、联合检查,发现问题依法处置,检查情况全程留痕,极大提升了执法规范性,变经验式监管为标准化监管。目前,全省掌上执法累计达484.6万次,掌上执法率90.7%。


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加强监管

“在以前,如果药店经营不是非常自律,医保卡盗刷、冒用的情况还是有所存在的。现在有了信用监管,基本上杜绝了这样的情况。”绍兴市区一家药店负责人介绍,全市700多家医保定点药店都已经纳入了统一的信用监管。医保部门对定点零售药店考核划分为ABCDE五个等级,并实行分级动态管理,对B级及以上定点药店减少检查频次、缩减检查事项,对D级及以下定点药店提高检查频次、增加检查事项,采取重点检查、专项抽查、飞行检查等方式进行重点监管。

基于“531X”信用体系,浙江创新开展“互联网+信用监管”模式,探索将信用权重引入双随机抽查,开展差异化分类监管,“对守信者无事不扰,对失信者加强监管”。截至今年6月,浙江已对全省262.66万家在册企业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管理。

利用信用监管,浙江“互联网+监管”平台集成了全省统一的双随机抽查监管系统,实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全覆盖。本年度应用信用规则开展“双随机”抽查占比从2019年的24.1%提升至79.3%,应用信用规则后的问题检出率34.05%,比未应用信用规则的问题检出率高出6成。


监管不缺位、更智慧

今年10月,湖州吴兴区卫健部门工作人员收到“互联网+监管”平台风险预警中心推送的一条网络线索预警,提示辖区内一家牙科诊所的消毒设备存在使用异常,涉嫌存在违反消毒管理规定的违法行为。不到十分钟,执法人员就上门检查确认了违法情况,进行现场处罚,并及时回收了相关医疗器械。

依托全省“一朵云”和大数据中心,浙江建设了全省统一的执法监管数据中心,汇聚、整合各地各部门主体登记、行政许可、执法检查、行政处罚、信用红黑名单等数据,目前已归集44个部门347类、总计6.06亿条监管业务数据,并实时自动上传至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实现数据“一网归集”“一网共享”。

应用大数据赋能智慧监管,浙江建成全国首个省级风险预警处置中心,完成和浙江省药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控、金融风险“天罗地网”监测防控等20多个重点行业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集成对接,形成了风险情况自动监测、预警信息自动推送、核查任务自动生成、任务指令自动下达、核查结果自动反馈的闭环管理机制。今年以来,通过平台发出风险预警线索并开展执法检查,确定问题主题的概率较过去日常执法检查提升了85.3%,有效提升执法监管的精准化、智能化。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