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4月8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将密切关注外贸企业有关形势发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完善相关贸易政策,在降本增效等方面继续为企业助力,全力以赴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在积极扩大进口方面,高峰表示,商务部将继续配合财政部等相关部门,优化调整进口税收政策。在推动增加优质产品和服务的进口同时,商务部将继续发挥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的引领带动作用,通过相关政策举措,推动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服务的进口。支持改善民生相关产品进口,支持发展进口新业态,优化进口产品营销模式,提高监管便利化水平,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此外,商务部将密切关注外贸企业有关形势发展,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完善相关贸易政策,在降本增效等方面继续为企业助力,全力以赴推动进出口稳定发展,促进外贸稳中提质。
高峰表示,2018年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开展了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工作,在全国确定了55个试点城市和258家试点企业,推动我国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已经取得积极成效。近期,商务部将会同有关单位,从前期试点城市和试点企业中择优确定首批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
在推动电子商务健康发展方面,高峰表示,2021年,商务部将重点开展以下工作:一是加强顶层设计,会同相关部门做好电子商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相关制定工作,围绕高质量发展,统筹推进创新、升级、规范、安全等相关工作。二是完善制度建设,积极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电子商务领域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工作,健全电子商务的法律体系。加快B2C电子商务平台、直播电商等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引导电子商务企业规范经营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三是推进电子商务的诚信建设,积极推进《电子商务企业诚信档案评价规范》的实施,推动市场主体参与信用建设,依托全国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开展诚信经营的承诺,建立诚信档案,公开信用信息。(来源:中国证券报)
北京:8.76万名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热度:★★★★
记者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7日召开的惩治扰乱执行秩序新闻通报会上获悉,在失信惩戒方面,截至2021年3月,北京法院累计公布失信被执行人信息40.72万例,限制消费信息64.41万例,共限制371.53万人次购买飞机票,限制19.69万人次购买动车、高铁票,限制9.02万人次参加小客车指标摇号,8.76万名被执行人迫于信用惩戒压力自动履行法律义务。
在北京市高院通报的4起典型案例中,有的谎称自己能够代办司法网拍业务,不惜伪造法律文书、成交手续,骗取高额代办费;有的未经法院允许,擅自带人进入查封房屋看房,误导意向买受人,赚取中介费;有的违规承租法院已查封的房产,拒绝法院提出的建议,并公然撕毁法院张贴的公告;有的蓄意违反失信、限高规定,通过非法途径订购机票、高铁票,违规出行。
“这些不法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损害司法权威,而且严重败坏社会风气、阻碍推进法治建设。”北京市高院副院长蓝向东说,北京法院将主动出击,联合有关部门持续加大对扰乱执行秩序行为的调查、打击力度,发现一例惩处一例。推动完善系统中限制消费人员的各类信息,不断升级监管技术,提升监测水平。强化对扰乱执行秩序典型案例的曝光力度,彰显司法权威,积极营造守法诚信光荣、违法失信可耻的社会氛围,使诚信和法治深入人心。(来源:新华信用)
专家:以信用建设助力房地产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热度:★★★★
8日,第九届“广厦奖”表彰暨2020年房地产信用企业颁牌活动在广西南宁举行。与会专家认为,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行业共识,以科技创新增加高品质住宅供给、以信用建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已经势在必行。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宜明指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户型设计、功能配置等方面的需求升级,产品供给也要根据需求变化不断优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住宅产品供给与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间仍有差距。专家指出,在质量方面,空鼓、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尚未根除;在功能设计方面,户型设计仍存在各类住宅“一张图纸”现象,通风、采光、功能布局等不合理,难以满足老百姓健康、安全、宜居等方面的要求。
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主任刘新锋认为,我国居民住房经历了从“忧居”“有居”到“优居”的过程。高品质住宅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在规划设计、生产建造、维护管理和改造更新等全过程,通过信息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新材料新部品等关键技术应用,让住宅更加安全耐久、绿色低碳、健康宜居、智能科学。
“房地产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技术、质量和安全,也需要信用体系建设‘赋能’。”北京大学中国信用研究中心副主任杜丽群认为,房地产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同时也具有强周期性、重资产、资金密集、行业分化程度高、受政策调控影响大等特点。上述特点决定了房地产企业一旦发生信用风险,对社会影响较大。构建房地产企业信用评价体系,有助于形成守信者得益、失信者吃亏的正向激励机制,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当日发布的《2020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白皮书》显示,2020年出现不良信用信息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共计1.44万家。虽然这一数量比2019年减少了9.7%,但相关企业数量占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总量的15.5%,这表明行业信用建设还需大力推进。
不过,随着行业和市场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少房企已开始积极探索转型升级之路。广西北投地产集团董事长左皓认为,政策层面已经明确了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动摇,让住房回归居住属性。随着“三道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等实施,房地产行业将从规模红利、金融红利向管理红利、产品红利转变,这就要求开发商造出的“好房子”不仅要满足基本的居住功能,还要向安心、舒适、舒心等更高标准“进阶”,才能赢得市场认可。
第九届“广厦奖”表彰暨2020年房地产信用企业颁牌活动由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办。(来源:新华信用)
苏州吴江:“双轮驱动”探索全流程、智能化基层信用监管新路径
热度:★★★
随着“信用监管”理念深入基层治理各环节,提升信用监管信息化建设水平被提上日程。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聚力“信用监管”和“互联网+监管”双轮驱动,以辖区内平望镇为试点,通过对区域内商户进行信息采集、智能化监管、积分管理和守信激励,探索出一条全流程、智能化基层信用监管新路径。
作为江苏省第二批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苏州市吴江区平望镇承担着省、市、区各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先行探路任务。为提升基层治理效率和精准度,2019年,平望镇创新开发“智慧平望”管理平台,依托平台对交通治理、消防安全、房屋出租等诚信缺失问题较为集中的领域进行智能化监管。
商户诚信建设是基层治理的重要方面。为进一步完善对区域内商户监管,“智慧平望”管理平台创新加载商户诚信模块。依托子平台“平望商户诚信监管系统”,实现对全镇1400多家商户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智能化动态监管。
事前,加强商户诚信教育,鼓励商户在线签订承诺书,建立商户诚信档案。同时,系统与吴江区大数据局、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数据交换,做好商户信用记录。
事中,建立商户信用评价体系,利用智能探头自动抓取失信行为,结合抓取数据和线下复审情况生成商户文明诚信积分,形成商户“信用一码通”。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户信用信息。同时,监管部门可依据信用积分情况对商户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合理降低诚信商户抽查比例和频次。据悉,系统运行以来商户抽查频次降低约40%。
事后,推动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建立“红黑商户榜”,对守法守信商户授予“文明诚信商户”荣誉,并开发“信易商”应用场景,对诚信商户进行消费引流激励。2020年,结合“文明消费惠民季”系列活动,平望镇面向消费者累计发放40万元消费券,消费者可持券进入“文明诚信商户”消费,撬动百万级消费市场。
为进一步实现对市场主体的智能化闭环监管,平望镇依托“平望商户诚信监管系统”,建立“商户端、消费者端、监管端”三个终端,实现市场主体、消费主体和监管部门实时数据共享互动。
其中,“商户端”为商户主动信用承诺、日常数据申报、诚信积分查询等提供入口;“消费者端”为消费者兑换消费券、举报投诉不诚信经营行为提供渠道;“监管端”为综合执法人员开展日常巡查记录、商户积分录入、督促商户整改等工作提供便利。
系统运行以来,商户占道经营、沿街晾晒、私占公共车位等违法行为显著下降,推动人力精简、监管效率大幅提升。目前,平望镇直接参与沿街市容管理的一线人员已由原先42人精简到23人,商户违法行为同比下降60%。
“打造商户诚信监管体系是吴江区在镇域探索信用监管的一次有力实践,真正做到了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信用监管和智能化、精细化监管。”吴江区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吴江区将以平望镇为试点,加快推进基层信用应用示范创新,为基层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探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