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厅市长谈信用)濮阳市常务副市长赵建玲:弘扬诚信文化 建设信用濮阳
来源:本站  时间:2021-07-02 11:18

新华信用郑州7月1日电(记者李丽静)2020年12月,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支撑中小微企业融资和“放管服”改革现场观摩会上,河南省濮阳市信用信息平台位居全国第10名,荣获“标准化平台网站”称号。近日,濮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赵建玲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濮阳将以创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为抓手,加快推广信用场景应用,大力弘扬诚信文化,把“信用濮阳”打造成靓丽的城市名片。


问:近年来,社会信用体系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用信息平台是信用体系建设的载体和基础。目前,濮阳信用信息平台建设走在了全国前列,请问都开展了哪些基础性工作?


答:濮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市委成立了诚信建设制度化领导小组,市政府建立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党政协同双轮驱动”的工作模式,并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专项章节写入全市“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在信用平台建设方面,濮阳市于2014年在河南省率先开通信用门户网站,2016年底建成市信用信息平台。近年来,濮阳市不断提升信用信息平台服务功能,搭建了由信用门户网站、信用平台、“AI濮精灵”终端、3D信用云图和多个特色应用组成的“四个一+N”平台架构。2018年、2020年连续两届获评省级“示范性平台网站”。


目前,信用信息平台接入单位64家,归集涵盖社保、纳税、水电气暖、知识产权等各类信用信息共计2.8亿条,向省信用平台推送2.3亿余条,网站访问量突破3300万余次,成为全市信用信息“总枢纽”。


问:信用信息应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请问,濮阳市在推广信用场景应用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


答:将“信用”转化为“用信”是信用建设工作的目标。濮阳市坚持以信用惠民生,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守信、用信”的获得感。2019年7月,濮阳市发布“信易贷”“信易购”“信易游”等9类22个应用场景,为群众和企业推出降低利率、折扣消费等48项便利优惠服务,同时将农商行、国际杂技产业园等12个单位列为全市首批“信易+”惠民便企示范创建单位。濮阳市“信易+”惠民便企工作作为典型城市经验,被收入2020年《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


同时,濮阳市开展县域“信易贷”试点,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清丰县、范县和台前县作为“信易贷”试点,已服务7.44万人(家),授信45.89亿元,发放无抵押信用贷款11.98亿元。疫情期间,围绕“让信用数据多跑路、人员零接触”,濮阳市打造了对3类人群通过4个模型实现最快5分钟放款的“345”融资速度,成为2020年河南省城市信用建设十大典型案例之一。此外,依托“信豫融”濮阳分站,开展“861”金融暖春行动,439家企业通过查信用、作承诺、建档案,获得授信100亿余元,86家企业实现信用贷款22亿余元,为复工复产提供了资金保障。


问:濮阳市的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特色鲜明、成效突出,那么在信用宣传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


答:濮阳市始终坚持正确的宣传导向,弘扬诚信美德“正能量”。今年5月,濮阳市开展以“弘扬诚信文化·建设信用濮阳”为主题的“信用文化宣传月”活动,与信用服务机构合作举办《讲诚信·学信用·促文明》集中宣传和“龙都信用大讲堂”等系列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市民的诚信意识。


同时,依托濮阳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征信课程,开展信用研究,打造信用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优势,开设《诚信“红黑榜”》栏目,多次举办信用县(区)宣传周;引导工商联、妇联、共青团等团体和行业协会开展“倡导诚信经营共筑文明家园”等活动,营造“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为宣传《河南省社会信用条例》,濮阳市采用“挂、发、展、播、转、讲”的方式,开展条例进机关、企业、校园、村镇、社区和公共场所等“六进”活动,累计悬挂信用横幅400余条,发放条例手册、图解海报等资料5万余份,开展公益培训讲座、座谈100余场次。


问: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濮阳市在信用监管方面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濮阳市注重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上的基础性作用,优化信用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一是建承诺。出台《濮阳市全面建立规范信用承诺机制的指导意见》,在行政审批、资质审核、公共资源交易、申请财政性资金等领域建立信用承诺机制,推行审批替代、审批告知、行业自律、信用修复等类型承诺书的应用。


二是强监管。印发《濮阳市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在税务、烟草、食品药品、生态环境、交通运输等领域出台信用分级管理制度,并将信用信息嵌入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更好发挥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事项、招投标等领域的监管作用。


三是施奖惩。目前,全市已发布诚信“红黑榜”名单105次,3200家企业和个人受到失信惩戒,1.4万家企业和个人享受诚信红利,实现“让失信者处处受限,让守信者一路畅通”。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